中山六院“国家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数字影像示范中心”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4月23日,国家四部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立项、中山大学主管、我院承担的 “国家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数字影像示范中心”项目验收会在我院成功举行。

受广东省发改委、中山大学委托,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处副处长许智、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董美玲出席会议。暨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罗良平教授为组长,共有9位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我院文卫平院长、黄美近副院长、吴小剑副院长、何毅总会计师及人事科张良友科长等相关行政后勤部门负责人出席本次验收会。

国家项目验收1.jpg


我院副院长黄美近教授首先代表医院致辞,对广东省发改委领导和各位专家来院参加项目验收会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专家简要介绍了本项目的情况,他表示我院高度重视本项目,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放射科、核医学科、影像检验中心、超声科等医技部门,还有信息科基建科、采供科、医务科等行政后勤科室通力合作,总投入资金达到2.2亿元,远超项目预算投入。本次项目由放射科周智洋主任负责,三年来投入大量精力,不仅顺利完成平台建设,并将平台推广应用于县级医院帮扶、人才培训、科研各方面,得到广泛好评。

验收会上,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周智洋教授的汇报,该项目总投入22569.41万元,其中国产影像设备及软件等投入为5225.93万元,用时3年,依托中山大学“精准医学大科研工程”的平台建设,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宁波鑫高益磁材有限公司等医疗设备生产企业合作,分阶段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立足广东、服务泛珠三角、面向全国建设第三方影像设备应用示范中心,在未来发展上占据更高的台阶。项目已建成国产影像设备操作规程和质控体系、影像诊断与远程会诊服务体系、高性能影像设备专业人才培训体系,并取得行业主管部门相关资质,为所在区域提供影像诊断服务,同时与医疗设备生产企业在产品质量评分、技术引进、人员培训、品牌推广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实现国产设备的示范应用以及数字影像诊疗模式的建立和推广。

路线图.png


该项目的意义在于通过现代互联网云技术实现了诊疗模式的创新以及对于基层医院的技术帮扶,同时,在未来的推广应用及集约化服务过程中,通过与医疗设备生产企业“产学研医”紧密结合,开展临床验证、优化等系列自主研发,实现国产设备企业技术能级、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培育高端医疗设备产业,提升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市场占有率,引领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国产化,开创国产医学影像设备自主创新的“产学研医”互动新局面做出贡献。

听取汇报后,专家组首先到我院国际远程会诊中心考察了现场,了解我院基于云技术开展胃肠道肿瘤等互联网MDT诊疗、签约帮扶62家合作医院、与美国克利夫兰医疗中心等著名医疗机构开展国际远程会诊情况

国家项目验收3.jpg

在国际远程会诊中心现场,专家组与我院挂牌签约的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广州博德嘉联医生集团影像中心进行多方实时同步远程会诊,亲身体会跨时空多学科远程协同诊疗模式。

国家项目验收4.jpg


随后,专家组前往我院放射科、核医学科实地考察了上海联影PET-CT、1.5T高场MR、128层CT等一系列国产高性能设备及其成果,专家组查阅了相关资料,开展了质询与交流。与会专家对在该项目支持下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也对研究团队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国家项目验收5.jpg


经所有专家考评及共同讨论,形成了最终的验收意见,专家组组长罗良平教授代表评审专家组作总结发言:专家组一致认为,提交的验收材料齐全,符合项目验收要求。已如期按计划完成所有相关设备的采购、安装及临床验证和应用。目前该应用示范中心已投入正常运转,各项工作已开展。按计划完成了国产软硬件及土建工程建设,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及应用,实现了县级医院帮扶、人才培训、科学研究等推广应用,平台建设完善。根据项目书中财务预算的要求投入资金,专项经费与配套经费均达到验收要求,并提供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财务验收通过。该项目圆满完成了计划任务,相关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国家项目验收6.jpg


在认真听取专家组验收考核意见后,我院院长文卫平教授再次感谢省发改委、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以及专家组的耐心指导。他表示,提出项目验收也是项目的开始,将在今后继续进一步完善相关具体示范中心工作,加大远程会诊中心扩建工作,基于AI、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先进互联网技术,打造国家高水平互联网医院。


分享到: